“疯”李阳
作为起初同创业的朋友,欧阳见证了李阳起步的全过程——他们一个一个城市走过,举行大规模的讲座,来推广疯狂英语。一路上有认同的朋友、痴狂的追随者,也遭遇过车匪路霸和打压疯狂英语的教育官员。
一个总被人津津乐道的段子是:早年李阳在广州粤北大厦租了一个小房间作为自己的李阳·克立兹国际英语推广工作室。李阳就睡在洗手间,在浴缸上放一块木板当床,一米八二的李阳腿要放在马桶盖上才能睡上一会儿。外人看来这无疑是“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”的例证,而在欧阳看来,李阳这是在给自己一个不睡觉的理由,他需要这样恶劣的环境来折磨自己。“他善于给自己经常制造危机状态。他在武汉时让女孩子剃光头也就是这种思想的极端。”
从“农民起义”到克隆自身
极速成功后的青年李阳当然经历过惶恐,他自嘲自己和欧阳是“两个农民起义”,他还不太懂得这个社会,更不知道如何去掌控一个商业公司。
1995 年,曾经成功发行过《音乐天堂》的江西人邓良平抢注《疯狂英语》,1996年4月,他发行了第一期《疯狂英语》,在全国各地都有稳定的发行量。当时的李阳疯狂英语只能通过现场销售和邮购。1997年李阳走出广东四处巡演,邓良平的书也越卖越好。业界开始流传起这样一个说法:李阳在前面演讲挖石头,邓良平在后面铺书捡金子。于是,在每次演讲前声明邓良平的《疯狂英语》杂志是假冒伪劣成了李阳的保留节目。
此后,李阳把疯狂英语在其它领域的商标都注册了。对邓良平,李阳的评价是“这是我最痛恨也最喜欢的人。”他,毕竟让李阳第一次真正认识到什么是商业。
两人此后尝试合作,但于2001年分手。邓用近三年的时间开发出了一套基于互联网的雅信达英语学习系统,不再用疯狂英语的商标。李阳还是四处演讲,但他要干实事了。他开始思谋把疯狂英语融入中学常规教育的新路,并开始在全国30个省区市寻找愿意尝试新思维的中学,作为他的实验学校或实验班级,他将无偿地对这些班级进行英语训练和教学指导。而不少地方的教委教育局,也开始有选择地使用李阳的疯狂英语作为学生的教材。
在北京,“新东方”差不多和疯狂英语同时起步,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,“新东方”创始人俞敏洪和李阳干过同样的事——上街贴小广告宣传自己的机构。时光流逝,今天的新东方已经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,董事长俞敏洪身家十几亿人民币,被称作是中国最富有的老师。常常被拿来和“新东方”对比的“李阳疯狂英语”,还在走一条个人品牌成长的道路。已经离开“疯狂英语”的欧阳依然关注着当年的老搭档,“现在对于李阳来说,更重要的是沉淀下来,该作战略调整了。”
Pingback: Tweets that mention “疯”李阳 | 李阳疯狂英语 -- Topsy.com()
Pingback: twitter » “疯”李阳 http://www.cra…()
Pingback: twitter » 【推荐】“疯”李阳 ht…()